




山東省棉花產購銷情況調查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1-11-29 10:38:00
據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棉花形勢聯(lián)合調研組調查,今年山東省棉花種植面積大,產量高,質量好;收購進度快,資金供應不足;行業(yè)壟斷、地區(qū)封鎖已經打破,但供銷社棉花企業(yè)仍居主導地位;紡織生產形勢嚴峻,棉花企業(yè)經營困難,棉農增產不增收。
據了解,2001年,山東省植棉面積1060萬畝,預計總產1400萬擔左右,分別比上年增長24%和19%。棉花良種面積在90%以上,不僅棉花產量是1991年以來最高的一年,而且棉花質量也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
今年山東省大部分縣市在9月5日前后開秤收購新棉,比往年提前半月左右。截至11月20日,山東省供銷社系統(tǒng)累計收購新棉639.8萬擔,同比增加176.2萬擔,增幅38%。全省已加工皮棉320.31萬擔,占收購量的50%左右;已銷售222.64萬擔,占加工量的69.5%。銷售進度各地不平衡,德州、聊城等地邊購邊銷,庫存少,濱州、濰坊等地前期收購價格高,庫存量略多,但存的都是高等級花。
今年山東省棉花收購價格低開低走,新棉上市初期,籽棉收購價格在1.6-1.8元/斤,折皮棉370-430元/擔,目前已降至1.3-1.4元/斤,折皮棉300-330元/擔,個別地方降到1.2元/斤,折皮棉300元/擔以下。隨著價格的不斷下跌,棉農“賣跌不賣漲”的心理加劇,急于交售棉花,甚至要求棉花企業(yè)按現(xiàn)行價格打白條收購。但10月底11月初,收購價格跌破棉農心理承受底線,即籽棉1.50元/斤(折皮棉350元/擔左右)。當3級籽棉跌至1.30元/斤(折皮棉300元/擔左右)時,棉農交售積極性受挫,加上企業(yè)經營壓力增大,收購資金緊缺等原因,一些地方棉花收購處于停頓狀態(tài)。進入11月份以來,全省收購進度有所放緩。
與9月中旬相比,目前棉花購銷價格降低了20-25%,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35%左右。棉花價格的快速、大幅下跌,已跌破棉農的生產成本和棉花企業(yè)的經營成本,棉農因棉花增產而帶來的收益被棉花降價吃掉了,棉花企業(yè)的經營利潤由前期的500-1000元/噸降至200-300元/噸,近期已無利可圖,經營難以為繼,特別是開秤早的棉花企業(yè),收購價格高,加工速度趕不上降價速度,虧損已在所難免。
據了解,2001年,山東省植棉面積1060萬畝,預計總產1400萬擔左右,分別比上年增長24%和19%。棉花良種面積在90%以上,不僅棉花產量是1991年以來最高的一年,而且棉花質量也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
今年山東省大部分縣市在9月5日前后開秤收購新棉,比往年提前半月左右。截至11月20日,山東省供銷社系統(tǒng)累計收購新棉639.8萬擔,同比增加176.2萬擔,增幅38%。全省已加工皮棉320.31萬擔,占收購量的50%左右;已銷售222.64萬擔,占加工量的69.5%。銷售進度各地不平衡,德州、聊城等地邊購邊銷,庫存少,濱州、濰坊等地前期收購價格高,庫存量略多,但存的都是高等級花。
今年山東省棉花收購價格低開低走,新棉上市初期,籽棉收購價格在1.6-1.8元/斤,折皮棉370-430元/擔,目前已降至1.3-1.4元/斤,折皮棉300-330元/擔,個別地方降到1.2元/斤,折皮棉300元/擔以下。隨著價格的不斷下跌,棉農“賣跌不賣漲”的心理加劇,急于交售棉花,甚至要求棉花企業(yè)按現(xiàn)行價格打白條收購。但10月底11月初,收購價格跌破棉農心理承受底線,即籽棉1.50元/斤(折皮棉350元/擔左右)。當3級籽棉跌至1.30元/斤(折皮棉300元/擔左右)時,棉農交售積極性受挫,加上企業(yè)經營壓力增大,收購資金緊缺等原因,一些地方棉花收購處于停頓狀態(tài)。進入11月份以來,全省收購進度有所放緩。
與9月中旬相比,目前棉花購銷價格降低了20-25%,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35%左右。棉花價格的快速、大幅下跌,已跌破棉農的生產成本和棉花企業(yè)的經營成本,棉農因棉花增產而帶來的收益被棉花降價吃掉了,棉花企業(yè)的經營利潤由前期的500-1000元/噸降至200-300元/噸,近期已無利可圖,經營難以為繼,特別是開秤早的棉花企業(yè),收購價格高,加工速度趕不上降價速度,虧損已在所難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