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I漲2.7% 逼近臨界線 通脹風險高于預期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7-03-15 08:59:00
近日,國家統(tǒng)計局綜合司發(fā)布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顯示,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與3%這條被業(yè)內專家稱為高壓線的臨界線僅有一步之遙。盡管比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的數值要低,但分析指出,實際通脹風險比多數人預想的大。
根據昨天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2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 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漲2.7%,其中城市上漲2.5%,農村上漲3.2%;食品價格上漲6.0%,非食品價格上漲1.0%。從月環(huán)比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1.0%。1~2月份累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4%。
業(yè)內介紹,一般說來當CPI增幅大于3%時,就可以稱為通貨膨脹;而當CPI增幅大于5%時,可以稱為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果CPI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wěn)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
對于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這個CPI增幅,中國銀河證券公司分析師郭濟敏認為,這個數據比多數機構預計的要低,因此還不至于觸動央行加息的舉動,但卻值得密切關注。目前管理層以及市場普遍把3%看成是一條高壓線,如果碰到了這條線,加息就是必然的了。
麥格理證券(香港)經濟學家PAUL CAVEY指出,這個數字比去年12月要低,但通脹的風險在上升。中國食品價格的上漲是由全球食品價格的上漲驅動的,對此無能為力。因此,實際的通脹風險比現在多數人預想的要大。
2月新增儲蓄創(chuàng)歷史新高
央行日前發(fā)布的2月份金融運行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新增信貸規(guī)模創(chuàng)同期歷史新高,信貸增長已出現總體反彈。由于春節(jié)期間股市休市,存款"搬家"的狀況有所緩和。2月份新增儲蓄9112億元,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據央行的金融運行數據,2月信貸增長較快,另外貨幣供應量、儲蓄也增長很快,各自創(chuàng)下階段或歷史新高。
M0同比增長25.1%,創(chuàng)下2003年1月來的新高;M1延續(xù)快速增長的勢頭,同比上漲21%,創(chuàng)下2000年4月以來的新高;M2同比增長17.8%,比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環(huán)比折年率為25%,比上月上升8.2個百分點,余額達到35.9萬億元。央行認為春節(jié)因素造成貨幣投放量較多。
儲蓄存款增加9112億元,同比多增5838億元,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央行認為春節(jié)期間居民薪酬發(fā)放較多造成了儲蓄增長較快。當然春節(jié)期間股市休市也有影響。
大量儲蓄匯集銀行,加大了銀行的放貸沖動。2月,各項貸款增長17.3%,新增人民幣貸款4138億元,同比多增2647億元。從結構上看,短期貸款同比多增1400多億元,增長最快;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200億元,增長也比較快。專家指出,從信貸的快速增長就很容易理解上周末三年期定向央票的發(fā)行目的了。
名詞解釋
CPI即指消費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tǒng)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在中國,CPI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衣著、醫(y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及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類。
"加息預 期加強"VS"短期不大可能"
近日,2月份各項重要統(tǒng)計數據接連出臺,尤其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央行金融運行數據的公布引起了市場格外的關注。而分析師對數據的解釋和對加息的預期卻出現分歧。
加息以抑制貸款過熱
國家信息中心高級分析師祁京梅指出,考慮到春節(jié)因素,CPI數據要比想象的低一些,估計是因為糧價比較穩(wěn)定,從而對物價有所抑制。但是,估計1~2月除投資增幅會有所下降,其他各方面的數據,包括消費、出口以及工業(yè)增長都會比較快,因此預計一季度GDP的增幅要比預期的快很多,估計將達到11%的水平。
從當前情況看,加息預期加強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數據是1~2月新增貸款數額較大,兩個月貸款總額已經達到9800多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已經快要達到去年全年的一半水平,因此,加息不僅是考慮抑制通脹,更要抑制過快的貸款增速。
此外,M1、M1/M2均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這預示著后續(xù)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同時M1增長持續(xù)上升本身就意味著存款利率偏低。在銀行信貸投放過快、M1繼續(xù)快速上升的情況下,3月底、4月初很可能提高存貸款利率。
從目前來看,加息的主要顧慮在于加息可能導致中美利差的縮小,從而導致跨國資本流入的沖擊。加息著眼點在于提高銀行體系存貸款利率,從而抑制信貸尤其是中長期信貸過快增長以及儲蓄存款持續(xù)分流,與此同時政策當局還可以通過合理的公開市場操作保持中美貨幣市場基準利率之間2%~3%的適當利差。若這樣一個雙軌利率能夠很好地維持,加息的利差顧慮將大大減小,加息可能性也增大。
過早加息或致經濟過熱
而華林證券研究所分析師劉勘則認為,2月份CPI漲幅走高,主要原因在于春節(jié)因素,部分消費品價格上漲拉動所致。目前央行的主要任務在于控制流動性過剩,而流動性過剩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外部經濟失衡造成,若央行過早加息,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再現,推動國內資產價格上升,造成經濟過熱,反而令通脹出現上升。
因此,他認為央行會繼續(xù)針對流動性過剩采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手段,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信息來源:廣州日報
根據昨天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2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 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漲2.7%,其中城市上漲2.5%,農村上漲3.2%;食品價格上漲6.0%,非食品價格上漲1.0%。從月環(huán)比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月上漲1.0%。1~2月份累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4%。
業(yè)內介紹,一般說來當CPI增幅大于3%時,就可以稱為通貨膨脹;而當CPI增幅大于5%時,可以稱為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果CPI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wěn)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
對于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這個CPI增幅,中國銀河證券公司分析師郭濟敏認為,這個數據比多數機構預計的要低,因此還不至于觸動央行加息的舉動,但卻值得密切關注。目前管理層以及市場普遍把3%看成是一條高壓線,如果碰到了這條線,加息就是必然的了。
麥格理證券(香港)經濟學家PAUL CAVEY指出,這個數字比去年12月要低,但通脹的風險在上升。中國食品價格的上漲是由全球食品價格的上漲驅動的,對此無能為力。因此,實際的通脹風險比現在多數人預想的要大。
2月新增儲蓄創(chuàng)歷史新高
央行日前發(fā)布的2月份金融運行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新增信貸規(guī)模創(chuàng)同期歷史新高,信貸增長已出現總體反彈。由于春節(jié)期間股市休市,存款"搬家"的狀況有所緩和。2月份新增儲蓄9112億元,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據央行的金融運行數據,2月信貸增長較快,另外貨幣供應量、儲蓄也增長很快,各自創(chuàng)下階段或歷史新高。
M0同比增長25.1%,創(chuàng)下2003年1月來的新高;M1延續(xù)快速增長的勢頭,同比上漲21%,創(chuàng)下2000年4月以來的新高;M2同比增長17.8%,比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環(huán)比折年率為25%,比上月上升8.2個百分點,余額達到35.9萬億元。央行認為春節(jié)因素造成貨幣投放量較多。
儲蓄存款增加9112億元,同比多增5838億元,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央行認為春節(jié)期間居民薪酬發(fā)放較多造成了儲蓄增長較快。當然春節(jié)期間股市休市也有影響。
大量儲蓄匯集銀行,加大了銀行的放貸沖動。2月,各項貸款增長17.3%,新增人民幣貸款4138億元,同比多增2647億元。從結構上看,短期貸款同比多增1400多億元,增長最快;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200億元,增長也比較快。專家指出,從信貸的快速增長就很容易理解上周末三年期定向央票的發(fā)行目的了。
名詞解釋
CPI即指消費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tǒng)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在中國,CPI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衣著、醫(y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及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類。
"加息預 期加強"VS"短期不大可能"
近日,2月份各項重要統(tǒng)計數據接連出臺,尤其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央行金融運行數據的公布引起了市場格外的關注。而分析師對數據的解釋和對加息的預期卻出現分歧。
加息以抑制貸款過熱
國家信息中心高級分析師祁京梅指出,考慮到春節(jié)因素,CPI數據要比想象的低一些,估計是因為糧價比較穩(wěn)定,從而對物價有所抑制。但是,估計1~2月除投資增幅會有所下降,其他各方面的數據,包括消費、出口以及工業(yè)增長都會比較快,因此預計一季度GDP的增幅要比預期的快很多,估計將達到11%的水平。
從當前情況看,加息預期加強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數據是1~2月新增貸款數額較大,兩個月貸款總額已經達到9800多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已經快要達到去年全年的一半水平,因此,加息不僅是考慮抑制通脹,更要抑制過快的貸款增速。
此外,M1、M1/M2均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這預示著后續(xù)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同時M1增長持續(xù)上升本身就意味著存款利率偏低。在銀行信貸投放過快、M1繼續(xù)快速上升的情況下,3月底、4月初很可能提高存貸款利率。
從目前來看,加息的主要顧慮在于加息可能導致中美利差的縮小,從而導致跨國資本流入的沖擊。加息著眼點在于提高銀行體系存貸款利率,從而抑制信貸尤其是中長期信貸過快增長以及儲蓄存款持續(xù)分流,與此同時政策當局還可以通過合理的公開市場操作保持中美貨幣市場基準利率之間2%~3%的適當利差。若這樣一個雙軌利率能夠很好地維持,加息的利差顧慮將大大減小,加息可能性也增大。
過早加息或致經濟過熱
而華林證券研究所分析師劉勘則認為,2月份CPI漲幅走高,主要原因在于春節(jié)因素,部分消費品價格上漲拉動所致。目前央行的主要任務在于控制流動性過剩,而流動性過剩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外部經濟失衡造成,若央行過早加息,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再現,推動國內資產價格上升,造成經濟過熱,反而令通脹出現上升。
因此,他認為央行會繼續(xù)針對流動性過剩采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手段,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信息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