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蠶寶寶之死引出的追問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6-11-03 08:43:00
蠶寶寶死亡,蔬菜枯黃,村民把原因對準污染企業(yè),但到底是哪家企業(yè)造成的結果呢?到現在,沒有一個部門能給村民一個交代……
“怪病”,讓將要結繭的蠶大片死亡
江蘇吳江市平望鎮(zhèn)梅堰社區(qū)聯合村是個典型的蘇南鄉(xiāng)村,這里出產的蠶繭,以質量好而聞名。雖然這幾年工業(yè)發(fā)展很快,但對于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每年春秋兩季的桑蠶,仍是重要的經濟收入。
“今年秋季蠶繭,每百斤要賣到1800元左右,高于往年?!痹摯澹保苯M村民黃定花說。她今年秋季養(yǎng)了3張蠶,按照今年的收成,這些蠶大約可以結出120公斤的繭子,可獲得4300元左右的經濟收入。這對于年過古稀的黃定花來說,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但一場“怪病”,讓黃定花的勞動成果付諸東流。9月中,黃定花養(yǎng)的蠶,體長已接近1寸,再過一周,就可結繭,突然,蠶拒吃葉子,過了一天,便出現身體萎縮、頭胸部突出等癥狀,繼而陸續(xù)死亡。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聯合村11組、12組其他人家的蠶身上。
這不是第一次了。今年春蠶季節(jié),兩個組的養(yǎng)蠶戶就遭遇過幾乎一模一樣的怪事。
養(yǎng)了一輩子蠶的黃定花,從未見過這樣的癥狀。是否蠶種有問題?可蠶種是統一由蠶桑部門售賣,怎么其他村的蠶都好好的?是否桑葉上有農藥?蠶寶寶相當嬌嫩,任何一點化學物質的影響,都可能讓它們生病。養(yǎng)蠶期間,黃定花連個蚊香都不敢點,更不要說噴灑農藥了——她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迅速反映到平望鎮(zhèn)農業(yè)推廣服務中心和吳江市農林局。5月18日,吳江市農林局請來中國農科院蠶業(yè)研究所研究員黃可威教授和江蘇鎮(zhèn)江市蠶桑指導站高級農藝師周志強,讓他們對蠶兒死亡原因進行鑒定。當天,兩位專家經現場隨機抽樣、癥狀觀察和顯微鏡檢測,得出結論:蠶兒死亡是因環(huán)境化學因子污染桑葉,蠶食下中毒所致。秋蠶死亡后,兩位專家再次到聯合村,結論相同。
一家污染企業(yè)賠了5萬元
“我們懷疑是企業(yè)污染所致?!贝迕駛冋f。
聯合村周圍有10多家企業(yè),3家是化工企業(yè),一家是涂層面料生產企業(yè)——蘇州新翊橡塑發(fā)展有限公司,它的嫌疑最大。涂層面料企業(yè)是吳江市重要企業(yè),也是該市重點治理的污染產業(yè)。
新翊公司位于聯合村11組、12組的東南方向約100米,2003年投產。公司執(zhí)行董事沈志良介紹,生產過程中要使用一種膠水,甲苯含量達50%,生產中會大量排放?!拔以谑涉?zhèn)的廠房,租給別的企業(yè)生產涂層面料,每天異味刺鼻,我都不敢在那里呆?!彼f。就是這樣一家企業(yè),竟然在沒有安裝甲苯回收裝置的情況下,就進行生產。
村民對此并不知情,只奇怪從去年11月開始,村里總彌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特別是晚上,讓人頭暈惡心,甚至不敢打開窗戶。
“夏天,有的人家沒有空調,關著窗真的很難受?!贝迕駞墙ㄖ艺f。吳建忠經營長途客車,每天4點半起床,此刻異味特別嚴重。“農村空氣新鮮,早上有很多人出來鍛煉身體,現在誰也不敢出來了?!备钏婀值氖牵灰愇稉鋪?,停在院子的小汽車黑色頂蓋上,就有一滴滴泛著油光的液體,像是從油鍋里爆出來的油粒子。
另一個原因也讓村民開始疑心新翊公司。新翊公司位于聯合村11組、12組的東南面,從春天到秋天,當地一直刮東南風,自然把污染物吹到公司西北方向的桑田里,污染了桑葉。“在蠶生長的早期,我給蠶喂的是位于公司東南方向田里的桑葉,蠶一直好好的,直到三齡后喂食了位于公司西北方向的桑葉,才出現問題。一定是新翊公司造成的污染?!秉S定花分析。
今年3月,死蠶事件發(fā)生之后,村民們向環(huán)保部門舉報新翊公司的污染行為。吳江市環(huán)保局接報后,在沒有蠶桑死亡鑒定的情況下,向新翊公司提出整改要求,并要求其安裝甲苯回收裝置。同時,平望鎮(zhèn)政府也要求新翊公司向農戶賠償死蠶經濟損失。沈志良說,公司按照市場價,向38家農戶賠償了5萬元。
8月,新翊公司開始安裝甲苯回收裝置,10月初,裝置正式投入使用。
污染企業(yè)如何能在3年里隨意排污
新翊公司創(chuàng)建于2003年,按規(guī)定,對可能造成污染的企業(yè),有關部門要對其實行環(huán)?!叭瑫r”制度,即在建設項目中環(huán)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但新翊公司一直在沒有安裝甲苯回收裝置的情況下進行生產。根據沈志良的說法,公司在2005年11月以前一直虧損,直到去年11月才正常運行。即便如此,從去年11月到今年10月,新翊公司也在未安裝甲苯裝置的情況下,生產了近一年。其間,新翊公司到底排放了多少甲苯?
沈志良算了筆賬:“要知道回收甲苯還可以賺錢,我早就安裝了。”一進公司,沈就帶著記者去看廠房外面安裝不久的甲苯回收裝置。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安裝這套裝置85萬元,現在每天回收一噸甲苯,每噸甲苯價格5000元,去掉成本2000元,我每天賺3000元,兩年就收回成本了?!?
按照每天回收1噸甲苯來計算,一年間,新翊公司排放了300多噸甲苯。“如果這些甲苯用10噸載重量的卡車來裝的話,也要30臺卡車,如果把這些卡車停放在我們村的話,可以停滿村里的路。”一村民這樣計算著。
吳江市環(huán)保局環(huán)境監(jiān)測大隊副隊長許競競說:“按照相關法律,未安裝回收裝置的污染企業(yè),不能生產。”那為什么新翊公司能在沒有甲苯回收裝置的情況下,肆意排放3年廢氣呢?
吳江市環(huán)保局局長范新元認為,審批不嚴是主要原因。他說:“前幾年,吳江市主要治理水環(huán)境污染,對大氣污染不關注,只要沒有水污染,符合產業(yè)政策的企業(yè),一般都予以審批通過。”審批的隨意性,使不少污染企業(yè)悄然落戶。
從2004年4月起,國家環(huán)保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三同時”執(zhí)行情況專項清查活動,并依據有關條例,處罰違規(guī)項目。清查范圍包括未進行環(huán)境影響評價或者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但至2003年底已建成并投產的建設項目。顯然,新翊公司在清查范圍內。但不知為何,新翊公司依然照常排污。
如果不是蠶兒具有敏感的反應能力,新翊公司甚至可能至今還在違規(guī)排放,而村民們還要繼續(xù)呼吸充滿著甲苯的空氣。
疑問依然沒有解開
沈志良承認自己的企業(yè)未按規(guī)定排放,但對賠償不太服氣。
他說:“農林部門給我的鑒定是大氣污染導致蠶兒死亡,這樣的鑒定太過含糊,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到底是何種污染物導致了蠶兒的死亡,如果沒有明確的鑒定,我是無法認可這樣的結果?!彼J為,附近的幾家化工企業(yè)也有可能危害著聯合村的環(huán)境。
對此,有村民和沈志良的看法一致。
聯合村12組潘福官今年60歲,這位種了將近40年蔬菜的農民,遇到了新問題?!巴?,現在正是賣菜的時候?!彼钢乩镆豢每们嗖藢τ浾哒f。菜葉上有點點焦黃的斑點,經驗豐富的他,知道這并非蟲害。
“難道農藥打多了?”他心里犯嘀咕。10天前,他噴灑過農藥“敵殺死”。潘福官請教村農技員,農技員分析說,葉子出現黃斑甚至枯萎,可能是農藥濃度太高所致?!叭绻r藥濃度高,次日就會菜葉枯黃?!钡S斑的出現是在噴灑農藥后的第10天,因此,他肯定地說:“不是農藥問題。”
村里其他農作物也出現類似枯萎的現象。如果不是蟲害,不是農藥所致,到底是什么問題呢?是不是也是污染造成的?如果是,到底是什么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有無危害?能否有部門來做一個檢測?
潘福官摘下一張布滿黃斑的菜葉,連同這些問題,希望記者帶去請教有關部門。
10月24日上午,這張葉子到了吳江市環(huán)保局局長范新元面前?!斑@是農作物,此類鑒定要讓農林局來做,我們要根據他們出示的鑒定報告,才能去找到污染源?!彼忉?。
這張葉子又來到農林局副局長費熙平面前,他說:“農林局只能針對蟲害或者重金屬和農藥是否超標進行檢測。比如說蠶兒死亡,我們會去看蠶的癥狀,根據經驗來判斷是否是化學物質中毒。至于到底是哪種物質,那是環(huán)保部門的事情?!?
這片菜葉,又跟著記者到過平望鎮(zhèn)黨委和政府以及聯合村村委會,但輾轉上百公里,經歷一天,沒有一個部門能給村民潘福官一個明確的答案。平望鎮(zhèn)黨委有關負責人說:“既然已經賠給農民錢了,還要知道那么多干什么?”
信息來源:人民網-華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