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日兩案 美國參議院發(fā)出危險匯率信號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7-08-06 09:46:00
短短一周內(nèi),美國國會的兩個委員會分別以壓倒性多數(shù)票通過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文件。
7月26日,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以20∶1的投票結(jié)果通過一項法案,提出如果一個國家貨幣的匯率在被認定為有"根本性偏差"后未進行重估,則可對該國實施反傾銷懲罰。
8月1日,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以17∶4的投票結(jié)果通過一項議案,嚴格政府對"貨幣操縱"的界定,取消一項曾使布什政府得以免對中國采取行動的政府豁免權(quán)。
兩個文件又一次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推到了峰尖浪口。
危險的信號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復(fù)旦大學(xué)美國研究中心宋國友博士表示。
在美國國會中,參議院的立場較眾議院更具有全局性。參議員產(chǎn)生于州,每個州推選兩名參議員,而眾議院來自選區(qū),相對于而言,眾議院更容易受到地方性的局限,而參議院所代表的范圍更大。
宋國友表示,美國參議院通過的兩個文件意味著,中美貿(mào)易巨額逆差已經(jīng)成為整個美國社會的一個強勢的輿論。
另一方面,兩個文件都是高票通過,共和黨、民主黨兩黨議員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立場趨于一致,在這兩個文件提交參議院進行全體表決時很可能得到通過。
宋國友統(tǒng)計,在兩個委員會共42位參議員中,只有兩位參議員是重合的,即兩個委員會共有40位參議員。而在兩個文件的表決中,只有5位參議員投了反對票。宋國友表示,這意味著在參議院的100位議員中,已經(jīng)有35位持對華采取制裁措施的立場。
按照美國的立法程序,法案在參議院得到通過以后,也要提交給眾議院表決。在兩院都得到通過以后,在美國總統(tǒng)簽署后成為正式法案,而美國總統(tǒng)具有否決兩院法案的權(quán)力。但是否決后的法案可以重新提交給兩院表決,如果支持票數(shù)在三分之二以上,總統(tǒng)的否決無效。
宋國友表示,如果這兩個文件提交給參議院進行表決,從目前的投票看,通過是沒有問題的。而眾議院此前也提出過針對人民幣匯率的議案<2007中國公平貨幣議案>,與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此次通過的議案主旨差不多。雖然該議案在提交后被否決,但進行了三次重新提交,每次重新提交時聯(lián)合署名的眾議員人數(shù)都在增加,證明在眾議院支持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對華采取制裁措施的眾議員也在增加。如果這兩項文件提交眾議院表決,通過的可能性也很大。
而在參議院的兩個委員會多數(shù)通過這兩個文件的情況下,布什是否會否決國會決議也是要費思量的。
中國人民大學(xué)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也表示:"如果目前中美貿(mào)易逆差的形勢得不到扭轉(zhuǎn),美國國會就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通過嚴重損害中美貿(mào)易的法案。"
壓力來自美國國會
由于美國參議院通過的這兩份文件正是在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訪華前后,輿論猜想此舉是美國國會和美國政府在唱紅白臉,但時殷弘斷然否定了此種觀點,"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在這兩個文件上,美國政府與美國國會之間存在默契。"
事實上,針對美國國會通過的兩個文件,美國政府也在不斷進行勸說。
7月31日,美國政府的"三巨頭"致信美國國會領(lǐng)導(dǎo)人,對幾名參議員提出的旨在迫使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兩份議案表示反對,并指出這類議案可能激起世界范圍的貿(mào)易保護行動。這"三巨頭"包括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商務(wù)部長卡洛斯·古鐵雷斯和貿(mào)易代表蘇姍·施瓦布。
宋國友表示,從鮑爾森等美國政府官員發(fā)表的公開信看,美國政府是反對國會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采取單邊措施,以國內(nèi)立法的形式對中國進行制裁。
而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通過議案之后的8月2日,美國財政部助理副部長馬克·索貝爾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聽證會表示,國會通過立法來對中國人民幣匯率管理進行懲罰的做法不合時宜,并且不會達到預(yù)期目的。
時殷弘認為,實際上,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是一個三方的博弈,美國政府是被夾在中國政府和美國國會之間。"美國國會不斷對美國政府施加壓力,促使美國政府勸說中國政府采取措施。而美國政府也在國內(nèi)勸說國會,避免國會通過對中美貿(mào)易造成損害的法案。"
時殷弘表示,由于目前中美貿(mào)易逆差數(shù)額巨大,而且有逆差越來越大的趨勢,美國國內(nèi)對此輿論壓力也越來越大,這樣也使得美國國會對美國政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目前的中美貿(mào)易矛盾的趨勢得不到改變,美國政府對于國會要求的抵抗會逐漸減小,而對中國施壓會增大。
而由于布什政府在伊拉克問題上深陷泥沼,在國內(nèi)的力量越來越弱,美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對抗美國國會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小。
"從目前的形勢看,參議院的這兩項文件可能更多的還是政策宣示作用,表達了國會的立場。但是如果美國政府處理不好,美國國會形成一致的壓力,可能最終通過對中國制裁的法案。"宋國友如是說。
信息來源: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