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新中國成立,那年我28歲,管老對我說:打仗時動來動去,現(xiàn)在選一個固定的工作吧……雖說管老他是我的丈夫又是副省長,可我就是不想要他操心,當時我想也沒想就說:我學的是蠶桑,我就去種桑養(yǎng)蠶好了。就這么一句話,我這輩子在蠶桑上就沒有動過……
上世紀50年代,國家定了方針:要大力發(fā)展蠶桑生產(chǎn)。當時新中國正處在起步階段,百廢待舉,和國際上做貿(mào)易,都只能物物交換,唯有蠶絲拿出去才能換回美元,而國家建設(shè),人民生活,政府外交等處處需要錢,需要錢……
那真是中國絲綢界的一個燃情歲月,那會一火車車皮的蠶絲能換回四十車皮的優(yōu)質(zhì)鋼材,而中國的第一架波音飛機,也是用蠶絲換匯買來的,我們到北京開蠶桑生產(chǎn)的會,竟有國家部委辦的四個部長同時來參會,朱德委員長還來到會上接見我們……
最讓我欣慰的是和向仲懷院士的友誼,那是80年代初期,當時國家有心在全國蠶桑行業(yè)里選拔一個科學院院士,可在具體人選上各地意見很不一致,我當時是中國蠶學會理事長,我想“做官是一時的,做人是一世的”,我在這個位置上,這件事我要做好,我決定靜下心來聽取各方意見,做到公正合理實事求是,在認認真真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chǔ)上,我認為向仲懷同志具備這樣的資質(zhì),并細細致致的向各地的蠶桑學者反映和解釋,當?shù)弥茖W院聽取了我們的意見后,我還反復(fù)叮囑:為了我們的事業(yè),大家要同心協(xié)力,一定要記住“不可報復(fù),不可記恨”……事實證明,向院士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他勤奮努力不求回報,為蠶桑界做出了表率。
在歡慶祖國60華誕的時候,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沒有選錯這份事業(yè),她給了我榮譽,給了我充實,更讓我打心眼里實實在在地熱愛著她!
《江蘇繭絲綢》
2009年第5期(總第129期)
江蘇省絲綢協(xié)會
2009年9月26日
朱竹雯(1922-2012.10.05)
中共黨員、新四軍老戰(zhàn)士、管文蔚夫人,原中國蠶學會理事長、江蘇省農(nóng)林廳副廳長、江蘇省絲綢集團總公司顧問、江蘇省蠶桑學會名譽理事長、高級農(nóng)藝師。2006年12月,被中國絲綢協(xié)會、中國財貿(mào)輕紡煙草工會授予“全國繭絲綢行業(yè)終身成就獎”。
《江蘇繭絲綢》2009年第5期第5-6頁
1973年管文蔚、朱竹雯與家人在鎮(zhèn)江四擺渡蠶種場
1985年朱竹雯與管文蔚在南京梅園新村45號庭院內(nèi)
朱竹雯(右)與老師費達生在一起
《江蘇蠶業(yè)》1996年第4期
2005年朱竹雯參觀溫室果桑
2006年朱竹雯榮獲全國繭絲綢行業(yè)終身成就獎
2012年5月接受采訪時的朱竹雯老人
(esilk.net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