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片貨緊價揚,滌絲量縮價穩(wěn)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2-05-13 17:05:00
自今年三月初全球性的PTA、EG價格爆漲以來,已使我國的聚酯切片生產成本大幅提高,銷售價格節(jié)節(jié)上升。又因下游織造業(yè)面料銷售總體的不盡人意,對滌綸長絲價格的不斷上漲受壓過重,導致滌綸長絲生產企業(yè)提價困難、降價更難的尷尬局面。
以紹興市場為例,因國際上的PTA、EG還在不間斷地繼續(xù)上漲,已使絕大部分聚酯生產企業(yè)無利可圖,為減少過重的虧損局面,據了解,現大多聚酯生產企業(yè)都在實行限產減量方式,除保證合同用戶需求外,對合同外的貨源基本無貨可供。而在今年年初簽訂合同時大部分滌綸長絲生產企業(yè)都沒有按實際需求簽訂合同,缺口量很大,造成合同外聚酯切片的市場價有價無貨的緊張局面。五月三日,據蕭山某滌綸生產企業(yè)的業(yè)務員對筆者講,近日如有合同價的現貨切片,愿出高于合同價100元/T現金購買??梢娋埘デ衅暮贤┴浟看_定較為緊張?,F江浙市場的進口或國產的PTA成交價約6200元/T,EG約4700元/T,如果按此價格來生產聚酯切片的話,原料成本費就達4984.5元/T(不包括生產費用、運輸、倉儲等)。目前我國"十方"聚酯對合同用戶報價7400元/T的開盤價,必虧無疑。但對我國大多數小聚酯生產企業(yè)來講,尤如"晴天霹靂"。大聚酯如此報價已使小聚酯無法再生產下去,據來自江蘇吳江方面的消息說,目前因PTA、EG的價格的不斷升高和大聚酯如此壓價,現除生產陽離子切片的聚酯企業(yè)開工正常外,生產一般聚酯切片的企業(yè)已有約50%關停,因無利潤空間而無法生產下去。小聚酯的逐步關停和大聚酯的限產減量對我國聚酯產能本已供大于求大有好處,可為我國的聚酯業(yè)向良性軌道發(fā)展打下基礎。但根據國際形勢的估計,本月內聚酯切片的上漲原料PTA、EG不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現價格堅挺而還有上行趨勢,可以斷定,我國國內的聚酯切片本月內的價格只有向上升而無法往下降的可能。
聚酯切片的貨緊價揚對滌比長絲生產企業(yè)來講應該是件好事,把切片的提升部分轉嫁給長絲的出廠價照樣?quot;漁利"雙收,但現實并非如此,因織造企業(yè)設備大量的增多和生產面料成倍地增加,理應對滌綸長絲的需求量有所擴大,但目前織造業(yè)所面臨的是外貿面料不景氣和輕紡城布市場銷量及價位的不理想所致,使庫存坯布量日見上升,對滌綸長絲的需求量有減無增。筆者近日從紹興的織造中心華舍街道了解到,不少設施一流的織造企業(yè),為應付日前絲價漲而無退、布市動而不熱現象,已采取限產政策,約有三分之一的織造企業(yè)把原有的三班制改為二班生產。在一位胡姓老板告訴筆者,從目前輕紡城的布價分析,織造業(yè)基本都沒有利潤,有些面料如仿毛類布的行情按現有原料價格甚至要虧本1元多,如目前動銷的時裝布類或彈力面料,按成本核算還有簿利可圖,但怕的是生產出來后行情又變,擱在倉庫反而把流動資金全部變死,核算起來還是停掉一班為宜。
而在紹興錢清原料市場,"五一"期間部分滌絲的市場銷售價格要低于出廠價的現象確實存在。如此看來,目前織造業(yè)的處境可想而知。
聚酯切片的價格還有上升的可能,滌綸長絲生產企業(yè)現因原料成本的不斷提高而轉嫁給下游織造業(yè)困難重重的今天,有部分滌綸長絲的出廠價已經出現虧損或無利狀態(tài),隨著全球性聚酯原料上行的趨勢,已經硬撂著滌綸長絲的繼續(xù)看漲,這邊是聚酯與長絲的硬上升,這邊是織造與布市的想下退,結果如何?還望業(yè)內人士共同分析。
以紹興市場為例,因國際上的PTA、EG還在不間斷地繼續(xù)上漲,已使絕大部分聚酯生產企業(yè)無利可圖,為減少過重的虧損局面,據了解,現大多聚酯生產企業(yè)都在實行限產減量方式,除保證合同用戶需求外,對合同外的貨源基本無貨可供。而在今年年初簽訂合同時大部分滌綸長絲生產企業(yè)都沒有按實際需求簽訂合同,缺口量很大,造成合同外聚酯切片的市場價有價無貨的緊張局面。五月三日,據蕭山某滌綸生產企業(yè)的業(yè)務員對筆者講,近日如有合同價的現貨切片,愿出高于合同價100元/T現金購買??梢娋埘デ衅暮贤┴浟看_定較為緊張?,F江浙市場的進口或國產的PTA成交價約6200元/T,EG約4700元/T,如果按此價格來生產聚酯切片的話,原料成本費就達4984.5元/T(不包括生產費用、運輸、倉儲等)。目前我國"十方"聚酯對合同用戶報價7400元/T的開盤價,必虧無疑。但對我國大多數小聚酯生產企業(yè)來講,尤如"晴天霹靂"。大聚酯如此報價已使小聚酯無法再生產下去,據來自江蘇吳江方面的消息說,目前因PTA、EG的價格的不斷升高和大聚酯如此壓價,現除生產陽離子切片的聚酯企業(yè)開工正常外,生產一般聚酯切片的企業(yè)已有約50%關停,因無利潤空間而無法生產下去。小聚酯的逐步關停和大聚酯的限產減量對我國聚酯產能本已供大于求大有好處,可為我國的聚酯業(yè)向良性軌道發(fā)展打下基礎。但根據國際形勢的估計,本月內聚酯切片的上漲原料PTA、EG不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現價格堅挺而還有上行趨勢,可以斷定,我國國內的聚酯切片本月內的價格只有向上升而無法往下降的可能。
聚酯切片的貨緊價揚對滌比長絲生產企業(yè)來講應該是件好事,把切片的提升部分轉嫁給長絲的出廠價照樣?quot;漁利"雙收,但現實并非如此,因織造企業(yè)設備大量的增多和生產面料成倍地增加,理應對滌綸長絲的需求量有所擴大,但目前織造業(yè)所面臨的是外貿面料不景氣和輕紡城布市場銷量及價位的不理想所致,使庫存坯布量日見上升,對滌綸長絲的需求量有減無增。筆者近日從紹興的織造中心華舍街道了解到,不少設施一流的織造企業(yè),為應付日前絲價漲而無退、布市動而不熱現象,已采取限產政策,約有三分之一的織造企業(yè)把原有的三班制改為二班生產。在一位胡姓老板告訴筆者,從目前輕紡城的布價分析,織造業(yè)基本都沒有利潤,有些面料如仿毛類布的行情按現有原料價格甚至要虧本1元多,如目前動銷的時裝布類或彈力面料,按成本核算還有簿利可圖,但怕的是生產出來后行情又變,擱在倉庫反而把流動資金全部變死,核算起來還是停掉一班為宜。
而在紹興錢清原料市場,"五一"期間部分滌絲的市場銷售價格要低于出廠價的現象確實存在。如此看來,目前織造業(yè)的處境可想而知。
聚酯切片的價格還有上升的可能,滌綸長絲生產企業(yè)現因原料成本的不斷提高而轉嫁給下游織造業(yè)困難重重的今天,有部分滌綸長絲的出廠價已經出現虧損或無利狀態(tài),隨著全球性聚酯原料上行的趨勢,已經硬撂著滌綸長絲的繼續(xù)看漲,這邊是聚酯與長絲的硬上升,這邊是織造與布市的想下退,結果如何?還望業(yè)內人士共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