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經濟依然困難重重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2-01-08 08:43:00
在美日歐三大經濟體中,日本經濟已是多年不振,它的金融改革和產業(yè)結構調整這幾年一直沒斷過,政府推出的大小經濟對策不計其數,但由于日本經濟問題屬沉疴痼疾,所以恢復起來也就格外吃力。可以預料今年日本經濟依然困難重重。
單就去年而言,小泉年中上臺后野心勃勃,提出要實行“沒有禁區(qū)的結構改革”。小泉內閣的經濟改革計劃內容廣泛,力度強大,其首要內容便是解決久治不愈的不良債權問題。巨額不良債權是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妨礙日本金融與經濟健康運行的攔路虎。小泉政府提出,通過強化金融機構職能和完善公開監(jiān)督機制,在2至3年內完成不良債權的處理。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從去年3月底到9月底,日本13大銀行處理掉了2.43萬億日元不良債權,但新產生的不良債權比處理掉的還多一倍有余。
小泉的另一項改革重點是進行財政重建。多年來,日本政府一直通過增加公共投資和減稅等政策來刺激需求,原本應是“暫時對策”,結果反倒成了長期手段。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增發(fā)國債,日本政府的財政狀況不斷惡化,目前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相當國內生產總值的130%,超過660萬億日元。為此,小泉主張加大財政改革的力度,通過調整預算支出結構、削減公共事業(yè)支出和修改道路特定財源制度等,將2002年度的國債發(fā)行額控制在30萬億日元以下,同時決定對揩國家財政油的一些特殊法人開刀。
除政府不斷推出刺激措施外,日本銀行去年也6次放寬金融政策,不斷向市場大量投放資金。2001年12月19日,日本央行將它的活期存款余額從6萬億日元提高到10萬億到15萬億日元左右。同時該行將增加購買長期國債的額度,從每月6000億日元提高到8000億日元,并擴大對商業(yè)證券和資產擔保證券的擔保,以支援企業(yè)籌資。
近來,為增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擴大出口并帶動經濟復蘇,日本政府和央行還誘導了日元的貶值。不過日本的這種做法受到分析人士的質疑。摩根—斯坦利銀行的安迪·謝就認為,亞洲經濟復蘇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日元大幅貶值。雖然它有利于日本出口商搶奪亞洲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但它很可能在亞洲國家間引發(fā)新一輪競爭性的貨幣貶值,從而引起金融動蕩。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日元大幅貶值就曾是誘因之一。
從日本經濟本身看,在經歷了近10年的接近零增長后,其復蘇進程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日本政府過去一年里雖然做了不少努力,但除了本身積弊過多外,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下滑的負面影響,也阻礙著日本經濟的復蘇。2001年日本經濟重新回到衰退狀態(tài),年初日本政府曾估計年度經濟增長率為1.7%,隨后修改為0.5-1.0%,11月繼續(xù)向下修正為-0.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日本經濟增長的最新估計是2001年為-0.4%,2002年為-1%。日本在經濟形勢繼續(xù)惡化、企業(yè)負債和破產大幅度增加、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的同時,還面臨銀行壞賬的困擾,日本金融系統壞賬近120萬億日元,相當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這種巨額壞賬的持續(xù)累計,使日本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性面臨著巨大威脅。
不過,日本企業(yè)界對經濟的看法略為樂觀。日本《每日新聞》社最近發(fā)表的2002年經濟動向調查表明,55%的日本企業(yè)認為今年的業(yè)績會有所好轉,可見在經濟惡化的環(huán)境中,對業(yè)績恢復抱有信心的企業(yè)還是占多數。這份調查指出,今年業(yè)績有所恢復的企業(yè)將是電機、化學、印刷等產業(yè)。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單就去年而言,小泉年中上臺后野心勃勃,提出要實行“沒有禁區(qū)的結構改革”。小泉內閣的經濟改革計劃內容廣泛,力度強大,其首要內容便是解決久治不愈的不良債權問題。巨額不良債權是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妨礙日本金融與經濟健康運行的攔路虎。小泉政府提出,通過強化金融機構職能和完善公開監(jiān)督機制,在2至3年內完成不良債權的處理。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從去年3月底到9月底,日本13大銀行處理掉了2.43萬億日元不良債權,但新產生的不良債權比處理掉的還多一倍有余。
小泉的另一項改革重點是進行財政重建。多年來,日本政府一直通過增加公共投資和減稅等政策來刺激需求,原本應是“暫時對策”,結果反倒成了長期手段。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增發(fā)國債,日本政府的財政狀況不斷惡化,目前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相當國內生產總值的130%,超過660萬億日元。為此,小泉主張加大財政改革的力度,通過調整預算支出結構、削減公共事業(yè)支出和修改道路特定財源制度等,將2002年度的國債發(fā)行額控制在30萬億日元以下,同時決定對揩國家財政油的一些特殊法人開刀。
除政府不斷推出刺激措施外,日本銀行去年也6次放寬金融政策,不斷向市場大量投放資金。2001年12月19日,日本央行將它的活期存款余額從6萬億日元提高到10萬億到15萬億日元左右。同時該行將增加購買長期國債的額度,從每月6000億日元提高到8000億日元,并擴大對商業(yè)證券和資產擔保證券的擔保,以支援企業(yè)籌資。
近來,為增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擴大出口并帶動經濟復蘇,日本政府和央行還誘導了日元的貶值。不過日本的這種做法受到分析人士的質疑。摩根—斯坦利銀行的安迪·謝就認為,亞洲經濟復蘇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日元大幅貶值。雖然它有利于日本出口商搶奪亞洲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但它很可能在亞洲國家間引發(fā)新一輪競爭性的貨幣貶值,從而引起金融動蕩。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日元大幅貶值就曾是誘因之一。
從日本經濟本身看,在經歷了近10年的接近零增長后,其復蘇進程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日本政府過去一年里雖然做了不少努力,但除了本身積弊過多外,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下滑的負面影響,也阻礙著日本經濟的復蘇。2001年日本經濟重新回到衰退狀態(tài),年初日本政府曾估計年度經濟增長率為1.7%,隨后修改為0.5-1.0%,11月繼續(xù)向下修正為-0.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日本經濟增長的最新估計是2001年為-0.4%,2002年為-1%。日本在經濟形勢繼續(xù)惡化、企業(yè)負債和破產大幅度增加、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的同時,還面臨銀行壞賬的困擾,日本金融系統壞賬近120萬億日元,相當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這種巨額壞賬的持續(xù)累計,使日本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性面臨著巨大威脅。
不過,日本企業(yè)界對經濟的看法略為樂觀。日本《每日新聞》社最近發(fā)表的2002年經濟動向調查表明,55%的日本企業(yè)認為今年的業(yè)績會有所好轉,可見在經濟惡化的環(huán)境中,對業(yè)績恢復抱有信心的企業(yè)還是占多數。這份調查指出,今年業(yè)績有所恢復的企業(yè)將是電機、化學、印刷等產業(yè)。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