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寧一民企踏上新“絲綢之路”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5-06-21 09:30:00
繼三農民將海寧種桑養(yǎng)蠶技術傳授至韓國后,海寧一民企又將該技術引到了云南,并在那里設立了蠶種場、蠶繭收烘站及繅絲加工生產線,準備將繭絲深加工成綢緞后,利用正在建設中的云南經緬甸至印度的交通要道賣到印度市場去。這些表明,海寧絲綢欲借機踏上新“絲綢之路”。
云南1.5萬農戶種上海寧蠶桑
據(jù)了解,2001年起,海寧絲綢公司在云南省保山市實施“東桑西移”策略,并啟動了5000畝蠶?;亟ㄔO。在去年初海寧絲綢公司轉制過程中,海寧民企馬橋制絲有限公司出資將其在云南的蠶?;亍敖邮帧边^來。當時,保山市的桑園規(guī)模已達3.7萬畝,去年,馬橋制絲有限公司又從海寧帶去2500萬株桑苗,新發(fā)展桑園2.5萬畝。如今,云南省保山市種桑養(yǎng)蠶的農戶已達1.5萬戶。
據(jù)海寧馬橋制絲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利根介紹,云南保山四季如春,一年可以養(yǎng)5期蠶。“而當?shù)氐耐恋?、勞動力資源極為豐富,煤、電等能源價格也比海寧便宜多了,這為海寧制絲企業(yè)與云南農民的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令徐利根更為高興的是,當?shù)卣寻研Q桑生產列為繼煙、糖之后的又一項重要產業(yè)來培育,近幾年財政投入已達數(shù)千萬元。
上深加工項目,絲綢欲賣到印度
目前,海寧蠶桑在云南已站住了腳,這使在當?shù)赝顿Y的徐利根嘗到了回報的甜頭。
據(jù)了解,去年,將海寧桑苗引到云南,然后傳授當?shù)剞r戶種桑養(yǎng)蠶技術的海寧馬橋制絲有限公司,在云南保山共發(fā)放蠶種2萬多張,收購鮮繭600多噸。而今年春季,該公司在云南發(fā)放春蠶蠶種4500多張,共收購春繭180噸,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叭ツ晡覀兪菍⒃颇系男Q繭先在當?shù)睾娓?,再運到海寧來繅絲加工,然后出售白廠絲,今年開始,我們就在云南直接進行白廠絲的生產?!毙炖嬖V記者,首期年加工1000噸干繭的制絲生產線今年已投入運行,今年他們計劃在云南收購鮮繭1500噸,也就是600噸左右的干繭,與去年相比將增加140%多。
據(jù)了解,目前,在云南保山,馬橋制絲有限公司已擁有自己的蠶種場、蠶繭收烘站及繅絲加工生產線,正式實施了從制種、收烘到制絲的一條龍運作。不過,徐利根的計劃更為遠大。他告訴記者,在前期投入3500萬元的基礎上,明年他們公司還將在云南啟動一個白廠絲的深加工項目,自己生產綢緞,主攻印度市場?!澳壳?,云南經緬甸至印度的交通要道正在建設中,我們將立足云南,充分發(fā)揮當?shù)刭Y源優(yōu)勢,力爭走出一條嶄新的‘絲綢之路’?!?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