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棉期貨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wěn)定發(fā)展委員會會議傳遞出穩(wěn)預期信號,提振國內市場,股市大幅反彈,商品集體走強。鄭棉大幅反彈,CF2205合約開盤21015元/噸,隨后一路震蕩上漲,盤終上漲225點報收于21345元/噸?,F貨市場變動不大,期現基差在1300-1500元/噸,市場成交清淡,下游棉紗交投一般,需求沒有明顯好轉,庫存程累積態(tài)勢。整體看,鄭棉產業(yè)面相對平靜,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繼續(xù)維持高位震蕩走勢。
紐約期貨價格
3月16日,ICE5月合約118.60美分,跌17點;7月合約115.06美分,跌6點;成交量22931手,減少2068手。受國際油價連續(xù)下跌拖累,ICE棉花期貨盤中繼續(xù)大跌,之后的抄底買盤助推棉價回升,收復絕大部分失地。當前美棉需求仍然樂觀,對棉價形成支撐,市場聚焦周三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決定。
棉價跟蹤
3月16日,進口棉到港均價(M指數)135.16美分/磅,較15日跌0.18美分/磅,折1%關稅進口成本(不含港雜費)20818元/噸,折滑準稅進口成本(不含港雜費)20917元/噸;國內3128棉均價(B指數)22290元/噸,較15日跌8元/噸。新疆棉山東到廠價3128B級22700元/噸,較15日持平;國家棉花基差指數CNCottonJ(CF2205)1701元/噸,較15日漲63元/噸。
棉市要聞
新疆:2022年新疆棉出庫同比明顯下滑,其中1月和2月新疆棉鐵路發(fā)運量同比降幅均超過40%,而3月份以來公路運輸環(huán)比降幅達到32.3%,同比降幅超過30%。目前疆內很大一部分監(jiān)管庫庫容壓力比較大,短期難以得到有效緩解。
2021/22年度新疆棉發(fā)運進度緩慢,筆者分析主要有如下三個原因:一是內地大中型棉紡織企業(yè)對2021/22年度新疆棉的補庫未有效展開,仍以剛需采購為主。另外,2021年12月份以來,棉紡企業(yè)在原料大幅上漲、終端成本傳遞受阻的前提下,紡紗利潤被快速壓縮甚至出現產銷價格倒掛,只能將新疆棉的集中采購調整為隨用隨買、按單補庫;二是棉花貿易商和軋花企業(yè)對2021/22年度新疆棉移庫銷售熱情不高;三是內地新冠疫情持續(xù)擴散,防控再次全面升級,新疆棉發(fā)運、運輸、出入庫等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紡織:2021年,印度家紡產品出口飆升至73.4億美元。根據服裝資源公司的一份報告,美國占印度出口總額的58%,成為印度的頭號出口目的地,印度對歐盟的家紡出口收入為26億美元。
與亞洲同行相比,印度對美國的家紡產品出口在2021年分別超過了孟加拉國的4.5億美元和越南的17.77美元。2021年,印度的亞麻制品出口增長了45.83%,至24.5億美元。另一方面,2021年中國亞麻制品出口從2019年的10.8億美元下降了17.58%,至8.8964億美元,但出貨量比2020年增加了15.60%。
國際棉花:據張家港保稅區(qū)紡織原料市場統計,2月14日至3月11日的四周里,保稅區(qū)印度棉庫存每周占庫存總量的比例分別為48%、50.85%、52.18%、54.21%,呈現持續(xù)增長的勢頭,而美棉、巴西棉庫存占庫存總量的比例則不斷下行。
據統計,截至目前張家港保稅區(qū)棉花庫存中美棉占比僅7.0%,巴西棉占比12.27%,較3月初均有小幅下滑,但減幅較1、2月份收窄。青島、上海等港口近一個多月來印度棉占保稅區(qū)棉花庫存的比例降幅也不明顯。
印度棉不受歡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在庫印度保稅棉以2019/20和2020/21年度陳棉為主,降等降級、崩包破包的現象相較其它國家棉花突出;二是印度棉雖然報價相對較低,但皮輥棉短絨率高、雜質大、異纖多,紡紗損耗比較大,折算下來,紡紗綜合成本與巴西棉并不大,況且印度棉長度整齊度偏差,不適合紡40S以上棉紗;三是保稅區(qū)美棉、巴西棉等報價隨ICE和鄭棉的寬幅波動而不斷調整,而印度保稅棉和清關棉則受其國內棉價堅挺、出口商和貿易商聯合抬價的影響較大。
(esilk.net聲明: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